大棚“定向菜”赶上新年餐桌
“再过十几天,这批定向空心菜就可以出棚了,正好赶上新年的餐桌。”15日上午,在坐落马尾琅岐镇的新金东农场蔬菜大棚里,菜农黄元忽快乐地说。
和一般蔬菜不同,这批空心菜从耕种的那一刻起,就确认了去向。作为福建供销与永辉超市定向栽培合作项目的一部分,它们在全流程可溯源监管的环境里生长,并将在采摘后24小时内送到顾客手里。
“耕种前要对自动化大棚里的水源和土壤做全面检测,保证没有污染。然后,树立完善的植保记载,从耕种到采摘,每一个环节都有据可查。”黄元忽翻开自动化大棚监控体系,里边具体记载着大棚每天的温度、湿度、上肥等植保数据。
“蔬菜上市时,清晨2时就开端采摘,早上10时前在基地冷藏分拣中心进行分级、包装。下午4时前,分包好的蔬菜送到农场物流中心分拨,然后配送到永辉超市门店、前置仓和订户手里。从田间到餐桌,用时比本来少48小时之后。”黄元忽说。
这么大费周章,是因为这一些蔬菜都是“定向菜”。这个“定向”,既是依据确认的需求来栽培,也是紧紧把握住安全、优质、新鲜这个“方向”。
“我在福州当市领导的时分,搞好‘菜篮子’是榜首要务。福州人叫‘三天不见青,两眼冒金星’,要吃鲜菜、青菜。你不能没有菜,更不能菜价飞扬。”2020年全国两会上,习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着重“菜篮子”的重要性。
20世纪90年代,为处理市民“吃菜难”问题,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推进建造琅岐、南通、南屿三大“菜篮子”基地,让福州的菜、肉、蛋、水产品供给量跻身全省前列。
现在,为满意那群消费的人对高品质、快捷性与安全性兼具的新鲜定心菜的需求,永辉超市携手福建供销现代农业服务集团一起打造“新琅岐形式”,打造“嗨·福菜”品牌。
“咱们在琅岐打造全省生鲜蔬菜全产业链演示基地,一期规划建造近600亩定向栽培演示基地。”福建供销现代农业服务集团农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李小强说,顾客扫描产品包装上的溯源二维码,就能检查产品溯源与检测信息。
“新琅岐形式”不断拓宽。福州市商务局相关担任这个的人说,福州现已建成近16万亩市级蔬菜基地,量上去了,提质的需求愈加火急。现在,永辉超市正在连江、永泰寻觅适宜的区域,方案栽培市民喜欢的蔬菜品类,经过构建“产供销一体化”的生鲜快速供给渠道,保证顾客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(记者 江海/文 石美祥/摄)